let、const和var

ECMAScript 6.0 是 JavaScript 语⾔的下⼀代标准

let 和 var 的区别

块级作用域

ES6 新增了let命令,用来声明变量。它的用法类似于var,但是所声明的变量,只在let命令所在的代码块内有效。

{
  let a = 10;
  var b = 1;
}

a // ReferenceError: a is not defined.
b // 1

上面代码在代码块之中,分别用let和var声明了两个变量。然后在代码块之外调用这两个变量,结果let声明的变量报错,var声明的变量返回了正确的值。这表明,let声明的变量只在它所在的代码块有效。

for (let i = 0; i < 10; i++) {
  // ...
}

console.log(i);
// ReferenceError: i is not defined

上面代码中,计数器i只在for循环体内有效,在循环体外引用就会报错。 下面的代码如果使用var,最后输出的是10。

var a = [];
for (var i = 0; i < 10; i++) {
  a[i] = function () {
    console.log(i);
  };
}
a[6](); // 10

上面代码中,变量i是var命令声明的,在全局范围内都有效,所以全局只有一个变量i。 在循环结束后调用函数,所有的函数都是 i 的最后的值。

var a = [];
for (let i = 0; i < 10; i++) {
  a[i] = function () {
    console.log(i);
  };
}
a[6](); // 6

上面代码中,变量i是let声明的,当前的i只在本轮循环有效,所以每一次循环的i其实都是一个新的变量,所以最后输出的是6。 JavaScript 引擎内部会记住上一轮循环的值,初始化本轮的变量i时,就在上一轮循环的基础上进行计算。

var a = [];
for (var i = 0; i < 10; i++) {
    a[i] = (function (i) {
        return function () {
            console.log(i);
        }
    })(i);
}
a[6](); // 6

这里输出的结果是 6,因为 JavaScript 的闭包特性,在这里每个 a[i] 都是一个闭包,它们可以访问到各自的执行上下文中的 i。

另外,for循环还有一个特别之处,就是设置循环变量的那部分是一个父作用域,而循环体内部是一个单独的子作用域。

// 函数闭包
for (var i = 0; i < 5; i++) {
    (function (i) {
        setTimeout(function () {
            console.log(i);
        }, 1000);
    })(i)//0,1,2,3,4
}

// 不使用闭包
for (var i = 0; i < 5; i++) {
    setTimeout(function () {
        console.log(i);
    }, 1000);//5,5,5,5,5
}

上面代码中,第一个例子运用了函数闭包,在每次设置定时器时,访问的值都是当前的值,因此输出 0,1,2,3,4, 如果直接使用定时器,由于 js 的执行顺序是先执行同步任务,再执行异步任务,因此定时器会在最后执行,由于 i 在循环后的值是 5,所以在同步代码执行完成后调用定时器的输出值都是 5.

for (let i = 0; i < 3; i++) {
  let i = 'abc';
  console.log(i);
}
// abc
// abc
// abc

上面代码正确运行,输出了 3 次abc。这表明函数内部的变量i与循环变量i不在同一个作用域,有各自单独的作用域(同一个作用域不可使用 let 重复声明同一个变量)。

let 不存在变量提升

var命令会发生“变量提升”现象,即变量可以在声明之前使用,值为undefined。这种现象多多少少是有些奇怪的,按照一般的逻辑,变量应该在声明语句之后才可以使用。 为了纠正这种现象,let命令改变了语法行为,它所声明的变量一定要在声明后使用,否则报错。

// var 的情况
console.log(foo); // 输出undefined
var foo = 2;

// let 的情况
console.log(bar); // 报错ReferenceError
let bar = 2;

上面代码中,变量foo用var命令声明,会发生变量提升,即脚本开始运行时,变量foo已经存在了,但是没有值,所以会输出undefined。变量bar用let命令声明,不会发生变量提升。这表示在声明它之前,变量bar是不存在的,这时如果用到它,就会抛出一个错误。

var 存在变量提升

JavaScript 引擎的工作方式是,先解析代码,获取所有被声明的变量,然后再一行一行地运行。这造成的结果,就是所有的变量的声明语句,都会被提升到代码的头部,这就叫做变量提升(hoisting)。

console.log(a);
var a = 1;

上面代码首先使用console.log方法,在控制台(console)显示变量a的值。这时变量a还没有声明和赋值,所以这是一种错误的做法,但是实际上不会报错。因为存在变量提升,真正运行的是下面的代码。

var a;
console.log(a);
a = 1;

最后的结果是显示undefined,表示变量a已声明,但还未赋值。


解构赋值

nums = [3, 4, -1, 1];

//1
[nums[0], nums[nums[0]]] = [nums[nums[0]], nums[0]];

console.log(nums);//[ 1, 3, -1, 1 ]

nums[0] = 3 => 1
nums[1] = 4 => 3
    
//2
[nums[nums[0]], nums[0]] = [nums[0], nums[nums[0]]];

console.log(nums);//[ 1, 4, -1, 3 ]

nums[3] = 1 => 3
nums[0] = 3 => 1

解构赋值的顺序会影响结果,在第一种情况下,nums[0] 先被确认,由于确认之后 nums[0] 被赋值为了 1,因此在 nums[nums[0]] 访问时访问的不是 nums[3] 而是 nums[1] 。 在第二种情况下, nums[nums[0]] 的值先被确认,因为此时 nums[0] 没有发生改变,所以赋值给 nums[nums[0]] 的值是正确的,在接下来访问 nums[0] 时,由于 nums[nums[0]] 的值已经被确认了,所以 nums[0] 可以正常的被赋值成原来的值,此时交换是正确的。


const

值类型:在JavaScript中,使用const声明的变量是常量,它的值在声明后不能被重新分配。

引用类型:对于引用类型(如数组、对象),const声明的变量仅仅保证变量本身的引用不可变,而不是它所引用的对象的内容不可变。也就是说,你不能将一个新的数组赋给const变量,但你可以修改该数组的元素,因为它们引用的是同一个对象。

Last updated